热门资讯

养老保险现状解答

发布时间:2023-08-13 14:50:18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现状解答

内容简介

1、什么是社会保险?包括哪些内容?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社会保险主

1、什么是社会保险?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险种。

2、什么是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答: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我省推行的城镇养老保险,按统筹范围分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层次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在各种用人企业中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年老退休后,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它是一项强制性、公益性、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保险。

3、为什么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制度?

答:一是为了保障职工享有老有所养的权利,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养老保险,能让劳动者因年老、疾病、伤残而退休的时候,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养老金,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二是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和企业平时多积累,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同时,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计划地调整社会保障费用的再分配,保证职工丧失工作能力后生活有着落,从而消除了后顾之忧。三是有利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以盈利为目标,而不是以养人为目标。建立了养老保险,就能把企业承担的职工养老的社会保障职能转移到社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迎接市场的挑战。四是有利于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过去在劳动力管理上采取的是统包统配的政策,职工没有条件跳槽。建立了养老保险机制,职工不管到那里工作,只要缴纳费用,退休后都能享受基本养老金,这样就有利于调节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职工自己的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范围有哪些?

答:我国和我省的养老保险制度从20年前起步到现在,参保范围不断扩大,从单纯国有企业推及集体企业,既而推及三资和私营企业,十六届三中全会经济改革决定将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后,现在城镇所有从业人员都可以参加。目前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均属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具体是:

(1)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及其职工;

(2)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职工;

(3)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驻滇机构及其中方职员;

(4)城镇私营企业、业主及其职工;

(5)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个体劳动者;

(6)外省驻滇机构及其职工;

(7)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职工;

(8)在城镇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9)各类灵活就业人员;

(10)部份相对收入稳定的进城务工农民工;

(11)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12)统筹范围内的离退休人员。

按照国家规定,上述企业和从业人员都要依法参加养老保险,但对第10类人员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和改进相应的管理服务措施。

5、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如何?

答:我国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从1984年开始试点,1986年各地逐步实行,1991年国务院决定全面实行社会统筹,1995年决定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1997年决定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由原来主要覆盖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和部份事业单位职工。到2003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员达到15351万人,基金收入达到3119亿元,保证了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6、我省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如何?

答:我省和全国一样从1986年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县级社会统筹,1998年建立省级统筹,到2003年底,全省参保人员达235.08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162.36万人;离退休职工72.72万人。年征缴养老保险费44.83亿元,征缴率为92.72%,加之财政补贴,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参保面,按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口径已达100%;城镇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已达130万人,已参保20余万人,如此算来,我们还有100万人没有参保,还需加大扩面力度。

7、新参保企业或个人如何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答:(1)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非生产经营性单位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应当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登记需出示以下证件和资料:

1、营业执照、批准成立的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国家质量技术监管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3、职工发放工资花名册;

4、原已参加养老保险职工的原养老保险相关资料。

(2)以个体劳动者身份参保的,登记时需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1、身份证件;

2、户口簿;

3、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

4、原参保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的有关资料。

(3)登记部门首先审核参保单位或个体参保人员出示的证件和资料是否真实齐全,审核通过后,为其确定社会保险登记证编码,建立社会保险登记档案和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向用人单位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向个体参保人员核发参保证明。

8、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如何筹集?

答:由单位缴一点、个人缴一点、财政补一点、投资运营增值一点的办法筹集。具体来源有六个方面:

(1)用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2)财政投入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3)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滞纳金;

(4)用人单位关闭、破产时清算的养老保险费;

(5)按国家规定投资运营获得的收益;

(6)其他来源。

9、用人单位和职工按什么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答: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按照缴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一)单位缴费比例(以2004年度为准)

1、各地州市和省属行业管理单位参保企业的缴费比例为24%;

2、原中央行业单位的企业缴费比例为20%;

3、私营企业的缴费比例为20%;

4、个体工商户(含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的缴费比例为18%,其中个体工商户业主缴纳10%,从业人员个人缴纳8%;个体工商户、个体劳动者及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等凡以个人身份参保,一律缴纳18%。

(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全省统一为8%。

10、征缴的养老保险费如何使用?

答:征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一部分进入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按规定支付的基本养老金和按规定支付的其他费用。个人帐户资金归个人所有,退休后以一定方式分月计发给个人。